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2007年11月份讀書會各組心得報告 - by Vicki Kuo (附相片)

11月份讀書會各組心得報告 - by Vicki Kuo

主辦組:第二組

題目:我如何運用自然之道於人生道路上


首先由第二組VICKI 解釋何謂自然之道,VICKI 解 釋白陽大道所闡述的自 然之道他的本體元始的根原就是祖炁,透過三眞元即元音、元光、元炁的靈運而揭示出的自然生化法則,形成先天自然大化之道,又稱自然之道即「無無生無無不 生,有有化有有亦化」自然之道是自然推移的生化之道,自強不息,有無兩大轉換依生化返法則無住、無執、不停留不沾粘,自然之道與人生之道又有何關聯呢?

WILSON YIU接著提到明白有無轉換,以無為之心做有為之事而能知變、識變、應變、用變於日常生活中。

JOEY以白陽大道生活化世間化科學化與現代化的原則來闡述,JOEY解釋應效法大地犧牲奉獻無取無求的精神於日常生活中,以犬吠明月而不損月明之態度來面對一切考驗,面對現代科技發達,掌握役物而不被物役的原則,最後以現代化的觀點來看一切事物去除我執物執及法執而跳脫自己來看清一切。

NANCY舉了兩個實例來解釋如何運用自然之道於人生道路上,第一她運用生化返法則及時去除自己的觀點來化解與弟弟之間不必要的爭執,第二她在散步中以清靜無為之心而對大自然的特殊領會。

第三組由陳鋒代表發言,各組員面對人生各種問題的滿意程度大都在7.5分到8.5分之間,陳鋒解釋以自然無為之心態不強求人生到達滿分,不讓自己跳入有形有相的框框中讓人生道路能走的更快樂更自在。

第四組管相公以各人意見解釋自然之道是一種無常,面對人生的各種變化應以處變不驚去面對人生的各種無常。接著HELEN補充白陽大道是沒有分別沒有對待,為人父母更應以這種觀念來教養下一代,只要孩子盡力用心就好,勿加框框在孩子身上,讓下一代能有更大的空間。

第五組以GARY代表發言,他綜合組員之意見陳述人生苦短,應以簡單二字去面對人生,並降低自己的慾望,以務實的態度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讓下一代能打好基楚而能明白做人處事之道,不淪為社會的草莓族,他舉例組長FRANCIS因鼓勵孩子們平時記錄生活點滴而得到寫作獎,也說明了以無為之心做有為之事的重要性。

第一組唯一代表SHEPHERD 應有位同學罹患絕症而感慨人生苦短,面對人生無常更應以無為去面對,正如老師所說「我們不想生卻不得不生,我們不想死卻不得不死」應以平常心去面對這一切無常。

JACK因路途遙遠,無法參與讀書會,以書信來分享他的心得,他提到應時時覺察多於言行舉止,從細微處刻刻掌控,守靜並能守住一顆寂然無波之心。

以上是本月讀書會各組之簡報,由VICKI整理撰寫,如有不足之處,請見諒並在此竭誠歡迎各位同修能盡量撥空參與我們每月一次的聚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