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2007年十月份聚會第五組綜合心得報告 - Francis Cheng

第五組十月份聚會綜合心得報告 - Francis Cheng
我們第五小組的討論沒有按照題目發表意見,而是採用自由發表的方式。 Gary提到他學習白陽大道的時間很短,可是讓他深受吸引的地方就是白陽大道的無欲無求無為之心,這也正是Gary自己平日的生活態度和處世原則,我們可以理解Gary平日便將”道”實踐於生活當中,實為非常難能可貴的。 阿華三個多月前剛自台灣赴美,準備重新開始另一段新的生活,由於過去在台灣的酒店工作很長時間,看盡人情世事,也經歷生死瞬間,明瞭了生命的短暫以及所有物慾名利的曇花一現,因此願意放下一切好好的修習白陽大道。Yvonne 提及自幼生活順遂,年長後才逐漸明瞭世界及旁人看你的眼光,和自己所認知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幾經虛心領會,得以清楚了解自身的短處,對於Yvonne的深切自省及虛心我們深感佩服。Francis說明:”道”是路,”道”是理。道生宇宙、生天、生地、生人、生萬事萬物,道是生化之源,道是宇宙萬有的總源頭。人與天、地並參,人與天地萬有本同源,人應知天道、地道學習天地的精神,天地的德性盡人之性、盡人之道,也就是應該知道人要走的道路,人要遵循的道理,更淺顯的說:人的意義或價值是什麼。由食衣住行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由自己的心性上起修:反省、頓悟、懺悔、改過、認錯等等。明體而能達用不是一句抽象的口號,而是可以藉由一再的練習來養成的習慣。近來我自己常用的方法是:『虛』與『靜』二字。『虛』---無我---無私。『靜』---無物---無欲。虛與靜乃大道之體。

沒有留言: